百年菩提无尽行愿|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的传奇一生
- 3219813686
- 2024年12月23日
- 讀畢需時 6 分鐘

他的事迹,被无数传颂:
一年时间,三步一拜,磕头二十二万,朝圣五台山;
六个月,以血为墨,抄写经书,一十九卷;
几十年间,振兴佛法,复建寺院二十余座;
为保护经塔,辗转流离多地,终将经塔从五台山,完整保护至上海;
为感恩母恩,燃灯送母,守孝七七四十九日,发大愿弘法利生;
为救抗日英雄,与日军智慧周旋,为阵亡战士放焰口千台;
以慈悲心,募捐上千万,救助灾区,修建学校、医院,搭桥铺路……
他,就是当代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。长老以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为毕生宏愿,一生中行化南北,中兴道场祖庭,广弘禅法,普度众生。
在今天,这种信仰的力量和精神的榜样弥足珍贵,他让我们精诚团结,慈悲济世,永不懈怠,砥砺奋斗。让我们通过老和尚的生平再忆一代高僧普济世人的精神。
01
朝拜诚心 感天动地

1937年,30岁的本焕长老从河北正定临济寺起香,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。一路上风餐露宿,忍饥挨饿,腰酸脚痛,双膝皮开肉绽,但他依然虔诚叩拜,历经三个月,行程300多里,终于到达了五台山。
到达五台山后,本焕长老又用三个月的时间,从北台起香,同样三步一拜,朝拜了五台山上的五个台顶。五台高度均在海拔2600米以上,从东北到西南横跨达120公里,本焕长老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完成了这一艰难的朝拜之旅。
02
以血抄经 日月动容

长老住五台山碧山寺时,阅藏诵经,参禅论道,放千台焰口,结万众法缘。期间,本焕长老用剪刀剪破手指,用针刺破舌根,以血为墨,日书六百字,用时六个多月,共抄写了《楞严经》、《地藏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文殊师利法王经》和《普贤行愿品》等19卷血经,共计20余万字,大部分血经在乱世中散失,如今仅存一部《普贤行愿品》。
本焕长老在以血写经的自序中提到:“为重法故,但愿众生得离苦,不为自己求安乐……萌发出进时供之心,刺指血之血,不惭形秽,书写了《普贤行愿品》等大乘经典,以报答佛恩、众生恩及无始至今过去一切父母抚养之恩,消除无始以来五逆十恶的罪孽”。
03
背塔护宝 大功无量
除了朝圣五台、血书抄经,本焕长老最为同门称道的莫过于“背塔修行”。朝圣五台山时,很多人会在显通寺内看到一座“华严金字经塔”,该塔长5.1米,宽1.7米,是明朝三宝弟子许德心历时16年书写而成,经塔用白绫和黄绫装裱而成,内容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全文,共八十卷,六十三万零四十三个字。
1947年该塔存放在碧山寺,当时长老正在北台修行,听说有人冲进碧山寺,担心经塔受损,于是命人将经塔秘密背出来。

本焕长老看到经塔后,热泪盈眶,于是发愿:人在金字经塔在,誓与经塔共存亡。为了避免此塔被毁,师父背着塔,开始了长期的流离修行。从五台山到三阴县,辗转多地,到北京西直门阿弥陀院,遇见真空法师,真空法师赞叹本焕师父:“眼下兵荒马乱,你在乱中冒险保护佛宝,是真诚的佛心。你这种护法精神难能可贵,不愧为佛门子弟。你真了不起。”
本焕长老与法师商量,打算护塔至上海普济寺存放,于是又从天津坐船前往青岛湛山寺,湛山寺住持看见本焕长老孤身一人,便派了二十位僧人一道护送佛宝至上海普济寺。上海普济寺的寿冶、法度是师父同门,一见佛宝就失声叫了起来:“本焕,我的好兄弟,你吃苦了,你为佛门保护了这无价之宝,立了大功啊。”
直至今天,《华严经》金字经塔尚在五台山显通寺完好如初存列起来,色泽犹新,金光耀眼,长老功不可没!
04
燃臂孝母 至纯至孝

1948年农历三月,本焕长老还在上海普济寺修行。多年来,他一直挂念着年迈羸弱的娘亲。一天,本老突然接到兄长来信,称“母亲病重,常思念你,盼回到母亲身旁一见,以得安慰”。手握信函,本老心急如焚,立即启程回乡,到达仓子埠,在报恩寺挂单。此后,在长达五个月的时间里,每日晨光未破晓,本焕长老就起床坐禅,早餐后徒步十五华里,回家侍候母亲,端茶送水,喂药喂食,细致入微。晚上又返回报恩寺,天天放焰口,为母亲消灾延寿,同时深入经藏,功行不辍。他是奉母至孝的人子,更是戒行谨严的法师。
九月,在老母亲亲临前夜,本焕长老在自己两个肩窝里装上菜油,放在灯草点燃,双膝跪在老母床前,行孝送终。肩窝的油,烧干了又添,如是反复,周围肌肉烧得吱吱作响,血泡迭生。但他不叫一声痛,一心念佛,一心向母,一心忏悔,直至次日巳时,母亲离开人间方止。
接着,本焕长老又请僧尼为老母亲超度七天,自己在老母亲灵堂日夜诵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,守孝七七四十九日。灵前,本焕长老再三诉说自己的誓言:“安息吧,母亲。作为佛子本焕,我一定尊佛教诲,上报四恩,下济三途,永不忘父母养育大恩,修好八正道,永弘佛法,建设光明的佛土。”
2008年3月,本焕长老接受媒体专访。提及这段往事,记者问:“您当年为母亲送终,选择了燃比臂孝母的方式。什么是燃臂孝母?”
本焕长老挽袖,现出前臂大块疤痕,笑说:“就是在这个色壳子(肉身),在这块疤的地方燃灯……这个色壳子是父母生养的,在上面点灯供佛,就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。”
05
接法为祖 蒙冤入狱

1948年7月,中国近代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代高僧虚云长老感念本老慧而有德,诚邀其至广东省韶关南华寺。南华寺是六祖慧能弘扬“南宗禅法”的道场,后又形成临济、曹洞、云门、法眼、沩仰五宗,故有“祖庭”之称。虚云长老在这里弘法布道多年,当时已一百一十岁,禅师以其佛法之高深,慧眼之独具,对长老倍加器重,传以衣钵,收为爱徒。
1949年正月初八,42岁的本焕长老尊师慈命,正式继任了南华寺的方丈,成为我国佛教界禅宗临济宗第44代传人。法号也由虚云老和尚从原来的“本幻”改为现在的“本焕”,取其意“本原自性常清净,焕光照耀普众生”,虚云老和尚对本焕长老弘扬光大佛教寄予了厚望。
1958年,正值长老升座南华,致力于弘法之际,却不幸蒙冤入狱。法难期间,长老蒙冤入狱一十五载,后于劳改农场就业,前后二十二年。和光混俗,坦然面对,勤劳苦役,磨炼道心。日间劳作,随心摄念;夜深趺坐安禅,从不懈怠。
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,长老重返佛门,白天讲经说法,晚上趺坐参禅,常年精进不息,振兴禅宗、中兴祖庭,广宣法教、利济群生。
06
重建祖庭 悲济群生

长老出狱后虽然年届高龄,但仍心怀苍生疾苦,铭记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的誓愿,在一百多岁的高龄,每天仍然坚持三点十分起床,日诵《普贤行愿品》数十卷,不曾懈怠。每天接待上千人,结万众缘,不知厌倦,海内外僧俗弟子多达二百余万人。

本焕长老一生弘扬佛法,四处筹建寺院,恢复禅宗祖庭。一九八四年在深圳筹建弘法寺;一九八六年恢复并重建光孝寺;一九八九年重建湖北武汉报恩寺;一九九五年重建禅宗四祖祖庭正觉禅寺;一九九六年重建南雄莲开寺;如今,又在百丈山重建百丈禅寺。
经他重建和修复的寺院道场规模之大,辉煌的程度可谓前无古人。他给众多僧侣提供了修行和弘法的道场;他使广大信众有了更多参拜礼佛的地方;他为修建寺院、学校、道路、救灾、助残等等所捐助的善款数以亿计……有人说,他就是名副其实的人间菩萨!
07
预知时至 月白风清
2012年春节过后,本老共六次对身边人说:阿弥陀佛要见我。
期间交代弟子们:“生死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,要大家学会放下,看清生死如幻的本来面目,寻找一条不生不灭、无来无去的真实究竟的道路。”
2012年4月2日凌晨0点36分,农历三月十二,本焕长老在深圳弘法寺圆寂,世寿106岁,戒腊84夏。长老荼毗开窑后,铁栏融化,但全身骨骼完整,皆为舍利。泰国、柬埔寨、澳大利亚、老挝等国内外众多寺庙纷纷修建塔庙,恭请本老舍利永久安奉。

“把握机会,放下万缘,一心学习,回报大众。”这是长老圆寂前写下的,是老人家预知时至,坦然面对最后的光阴,把心倒空后的心迹,月白风清。

无论世事如何变化,无论生命如何坎坷,本焕长老都不改信仰,高扬佛教,这种虔诚之心,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。
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,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,而是他毕生的修行实践。他坚韧不拔的毅力正体现在这里。
正是因为他感受到“行”之难,在许多场合,他都在谈“行”。“修行修行,要修更要行。不仅要修智慧,还要认真地行,行,行,行。”本焕长老一生都在“行”,这或许是他为人景仰的所在。





留言